百期红色故事
发布日期:2024-11-12 浏览量:
金年会·官方合作网站这里历史悠久,是彝祖圣地——是彝族祖先阿普笃慕主持六祖分支的地方,素有“天下彝家·笃慕梦园”的美誉。
这里人杰地灵,是故地——解放战争时期,峨山作为滇中根据地,曾是滇中地委指挥滇中地区斗争的指挥中心,被誉为“滇中摇篮”。
这里文化浓厚,是文化宝地——“火把节”“开新街”等民族节庆吸引四方宾客,具有以“六彝”文化(彝祖、彝镇、彝医药、彝火、彝鼓、彝绣)为主的丰富彝族文化瑰宝,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彝族花鼓舞)”。
这里开放包容,是发展高地——峨山位于玉溪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昆玉—玉元高速沿线经济带、滇中高速环线经济带、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三大经济带的重要区域,素有“滇中咽喉”之称。2023年,峨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71亿元;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列全省29个民族自治县前列。
峨山,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党的以来,峨山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用心用力用情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峨山34个民族的15.57万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共处,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动人的时代之歌,书写了峨山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5月1日,以空军英雄杨国祥为原型创作的红色历史花灯剧 《彝山雄鹰》在峨山县民族团结广场首演。演出现场,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紧张、时而感动,感人的情节、动情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杨国祥的英雄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过,通过花灯剧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英雄的事迹,这种文化宣传很好,值得推广。”市民刘女士说。“我很感动,他们歌颂宣传彝族雄鹰杨国祥,演得很形象,把杨国祥英雄事迹宣传给峨山人民。”市民卢先生说。
峨山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每年,一批批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来到滇中地委觅池冲办公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体验滇中斗争史、咱拉黑(村)斗争史等精品课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悟中国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
为充分发掘运用群众资源,让党的声音飞入百姓家,峨山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场宣讲培训、百期媒体报道、百场主题活动”,组建县委宣讲团、“8090”宣讲团等宣传队伍和“火把红”老干部聂耳合唱团、双江小学“小薪火”聂耳合唱团等合唱队伍,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和宣传教育活动,拍摄地方党史宣教片《彝山烽火》、编排历史题材花灯剧《金凤花开》《朱德与范石生》在全县巡回展演,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民族政策传到村村寨寨、千家万户,激发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
“峨山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以红色文化传承践行初心,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完善机制措施,以系统观念抓统筹、以闭环思维促落实、以示范引领带全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峨山县民族宗教局局长潘建说。
峨山明确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两县一区”发展定位之一,打造“共享一座城 共建一个家”创建品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狠抓落实,制定《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新时代峨山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制定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的十项任务清单,持续深化“四级联创”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升级打造红河谷—绿汁江沿线党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与易门县、双柏县、新平县、元江县联创共建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推动沿线区域产业共谋、文化共融、互嵌发展。
目前,峨山县成功创建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9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83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表彰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37个和先进个人80名。
产业是发展之基、城市之本、富民之源。峨山牢牢把握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的峨山大地,走到了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发展优势不断显现,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45.45亿元增加到2022年143.13亿元,年均增长10%,走在全国8个彝族自治县前列,人均GDP达9.79万元,位列全省29个民族自治县第三位。
党的二十大以来,峨山县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市委推进新时代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抓实抓细省市系列三年行动,持续壮大“三个经济”,推动传统农业、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文旅消费破局发展。分类梳理“储备、新开工、在建”三个项目库,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建立了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责任机制和重大项目提级调度推进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在大龙潭乡,专班工作人员正在红河谷—绿汁江(峨山)新型烟叶种植基地进行中耕管理技术指导,大龙潭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大龙潭乡通过‘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雪茄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2023年,雪茄烟交售收入143.68万元、公司营收超300万元,兑现村集体‘百万分红’。”
在化念镇凤凰社区平乐村,致富带头人吴安勇正在自家大棚中忙农活,吴安勇说:“作为溪洛渡水电站外迁移民,来到化念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政府的帮助下,家里建起了10亩蔬菜大棚种植彩椒、螺丝椒等经济作物,年收入从过去的几千元提升到现在20多万元,感到十分幸福。”
凝神聚力抓经济,齐心协力搞发展。峨山县8个乡(镇、街道)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全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化念镇依托绿色钢城建设,推进钢材生产加工、产品流通、集散配送。双江街道、小街街道以金水片区为重点,先后引进汇盛机械、活发智能、金峰金属、汇溪钢构等企业,打造装备、机械、电子、轻工食品产业集聚区。甸中、塔甸、岔河、富良棚和大龙潭等乡(镇),发挥立体气候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风光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及精深加工,推进“文旅+农业”,打造大富塔、红河谷—绿汁江、易峨高等主题旅游线路。
以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为契机,峨山举全县之力推进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绿色钢铁全产业链,杭氧气体、众丰管业等一批配套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冠峰、风驰等一批物流企业在化念聚集,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万企帮万村”与“万企兴万村”有效衔接,持续拓宽周边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带动3万余人就业增收,助力各族群众迈向现代化。
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峨山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入选自然资源部“农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入市交易收入达200余万元,真正让民族地区“闲地”变“宝地”,推动民族地区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大力实施就地就近就业三年行动,精准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送、转移就业,为各族群众搭建快捷方便就业平台,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8期,新增城镇就业884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670人。全力推进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设,搭建县域智慧医疗信息管理平台,打造“防疫、管理、服务、责任、利益、发展”6个共同体,把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各族群众家门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7.51%,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5%,各族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7月29日,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温柔地拂过峨山大地,夜幕低垂之时,峨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心共庆2024年火把节暨第七届彝族花鼓舞艺术节如约而至,峨山彝族儿女用动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迎接各地游客。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来感受一年一度的大西神山取火是一个荣幸,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的人认识峨山少数民族的风情文化,我非常开心。”游客黄先生说。
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峨山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研究峨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以少数民族“非遗”为媒,探索“非遗传承保护+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新路径。
火把节期间,“彩云之南等你来”群众文化惠民演出、“醉美峨山·绚丽嶍峨”首届少数民族服饰展示暨2024年“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峨山县第七届彝族花鼓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为推动活动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峨山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打造了嶍峨古镇、富良棚彝族特色旅游小镇、塔甸花鼓彝族特色小镇等新型城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非遗文创特色街区,开发“非遗+旅游”“研学+旅游”系列沉浸式产品,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让旅游景区成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
走进玉溪市非遗展示馆、峨山县博物馆,体验峨山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日前,云南师范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峨山县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实现校地交流聚合力,共同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抓好“筑基”工程,演奏好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协奏曲”。近年来,峨山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德育、体育、美育全过程,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活动,鼓励各校师生互相“结对子、做亲戚”,支持峨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发展,组织各族青少年1.9万余人次,参加玉溪市第十七届“关爱”夏令营、玉溪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和“红石榴夏令营”等研学活动,成功承办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摔跤、柔道青少年组比赛,促进各族青少年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
步入峨山县双江街道练江社区,绿化郁郁葱葱,道路平坦整洁,墙画精致美观,智慧化停车、充电、门禁等设备一应俱全, 随处可见的小凉亭内,有不少居民正在聊天纳凉,还有志愿者在打扫卫生,和谐幸福的社区生活美好图景让人幸福感十足。
“老旧小区改造以后,社区环境干净整洁,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车辆都自觉停在车位上,治安也很好,各方面都很有秩序,志愿者还经常上门来关心我们,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生活在这里感觉很方便、很幸福。”练江社区居民邵阿姨说。
峨山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点,分五期全覆盖推进集中连片改造,配套建设托育机构、养老院、幸福食堂、健身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完善绿色农产品生态超市、“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等34个便民服务功能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荣获“云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县”荣誉称号。推动县城建成区157个小区、626幢居民住宅、6479户1.8万各族群众拆去“围墙”、打通“心墙”,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深入、更广泛、更全面。
“近年来,峨山建立‘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机制、各族青少年交流工作机制、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机制’三项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化‘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活动,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全方位嵌入,让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促进团结。”潘建说。
走进峨山县政务服务中心,环境敞亮、分区合理、布局科学,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讲解,整个大厅井然有序。
“峨山县致力打造‘峨帮你’营商环境品牌,县政务服务中心配备了综合窗口工作人员2人,依托云南省开办企业‘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推进企业开办业务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一网通办由法定时限6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办理全部流程。”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工作人员李珍香介绍。
完善集约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只是峨山县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一个缩影。
作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9%的民族自治县,峨山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24件单行条例、行政法规,积极搭建各族群众参事议事平台,推行“居民提事、网格理事、两委定事、决事、多元办事、跟踪评事”六步议事工作法,建立群众权益维护中心和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打造“三官一师”进网格法律服务品牌,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建立玉溪市首个“如家信访窗口”,打造“鲁大爹”“谢成明”“马仁逵”等多个“接地气”的品牌调解工作室,全县98%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了有效化解,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大妈,您好!我是社区网格员小柏,家里这些天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人?‘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了吗?……”这日,练江社区网格员小柏拨通了一位居民的电话,例行汇总社区居民信息。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峨山创新构建“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网格(村、居民小组)党支部+两组织、新业态党组织等”的“3+N”组织体系,现县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化、实体化运行,打造“有事就找网格员”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党建、“三创”、综治、城市管理和消防安全“多网融合”运作模式成效明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速构建,“平安峨山”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同时,随着时代发展速度加快,智治对基层社会治理起到了任务驱动、方向倡导和价值引领重要作用。峨山县积极运用互联网发出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着力打造集门禁道闸、视频监控、人脸识别为一体的小区智慧安防管控系统,实现人员、车辆全时段精准管控。加快“玉溪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运用,开展网格事件采集、流转、处置工作,用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和精致化。峨山大地呈现出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行大道铸璀璨峨山,勇创新谋创建升级。今日之峨山,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百期红色故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展望前路,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峨山各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峨山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 : 金字招牌百期红色故事
下一篇 : 金年会金字招牌百期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