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金字招牌百名双领骨干

发布日期:2024-11-06 浏览量:  

  金年会官方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上,青海省被列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地区。以国家平台全域应用试点为契机,青海全省万余名学生充分借助国家平台,多措并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通过数字化助力扩优提质,更大规模开展应用示范,放大国家平台的服务倍增效能。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但是,在整省试点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地区、学校对国家平台赋能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平台应用培训欠缺,部分教师对平台场景应用熟练度不够,平台与学科教学融合应用水平不高;缺乏对国家平台赋能教、学、研、管、评等方面应用的深入挖掘,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缺乏资源建设、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赋能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结合实际不断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加强组织领导。青海省将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作为部省合作的重要内容,成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青海省全域应用试点专项工作组,加大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高位推进国家平台在省域内深度应用。从中央专项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对口援青帮扶资金等多渠道筹措经费,完善资金绩效考评机制,有力保障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将国家平台深度应用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加强对国家平台深度应用工作的监管和评估。

  加强应用指导。加强国家平台深度应用指导团队和技术服务保障团队建设,组建专家组,培育“专家型+骨干型+胜任型”三支队伍,指导师生利用国家平台资源、功能和工具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师生解决国家平台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发挥青海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在制作数字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制作推广平台应用的优秀案例、课例,供各地各校学习借鉴。充分用好教育对口支援帮扶机制,积极协调援青省市从人才培养、案例推广、资源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撑。

  加强考评激励。青海省把用足用好国家平台作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首要任务和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省教育厅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若干措施》,出台了《青海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施方案》,将国家平台应用纳入各市州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和各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内容,督促民族地区学校广泛应用国家平台。定期通报各地国家平台应用情况,督促民族地区学校广泛应用平台,加强平台应用的组织管理,着力夯实深化平台应用的基础。组织各地各校大力宣传推广国家平台应用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提高学校师生应用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应用能力提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使用国家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晋级考核内容,将国家平台应用方面提供优质案例、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作为加分项目。

  加大平台应用调研和定期通报力度。组织开展面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调研活动,调研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线上调研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开展调研,线下调研组织人员赴相关地区,重点围绕国家平台应用情况和存在困难等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掌握国家平台应用有效性、数字资源建设针对性等重点内容。不断健全完善国家平台应用考核机制。定期通报各地各校注册、应用情况,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巩固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成果,切实发挥平台助教助学助研助管作用。

  开展全域应用试点活动年工作。重点围绕教育部在启动仪式上提出的强化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等要求,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青海省全域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以实践应用、赛事活动、课题研究、案例选树、教师研训等为抓手,组织各地各校依托国家平台不断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开展国家平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国家平台应用说课比赛、教育数字化应用课题研究、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教师“双素养”提升、在线教研、视频资源评选、青少年读书等活动,把国家平台优质资源和工具有效应用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优化教学教研组织形式,推动国家平台使用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跃升。通过试点,利用国家平台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研究探索数字环境下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路径,深度挖掘数据驱动的精准化教育教学,实现数据赋能和育人导向有机结合。省级从教学场景、数字基座、资源建设、教育治理服务等方面整体规划布局,一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引导市(州)、县(区)、学校积极参与试点,明确试点目标、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凝练试点成果,实现全省统筹和各地探索有机结合。

  打造全域应用试点示范校。重点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典型标准框架》明确的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29个观测点,在每个市州和县区分别遴选1所学校开展示范校建设,组织示范校自主选择若干观测点,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逐级带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完善,促进应用创新,凝练应用成果,同时加强学校间、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协同推进,示范引领,持续发挥创新“火车头”作用。

  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的工作思路,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打造全域应用试点示范校,遴选个别边远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乡镇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等,针对利用国家平台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等问题,到教育教学一线帮助指导,以集中攻坚成果示范带动大规模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组建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一批“教研共同体”,帮助农牧区打造若干“城乡一体化教研共同体”。

  加强专业帮扶。针对部分地区教研、电教和学校自身力量较弱,示范引领欠缺等困难,加强专业指导帮助,引导民族地区学校结合实际用好国家平台。青海省电教馆编制使用国家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指南,确定了国家平台的主渠道作用,明确平台主要应用和组织管理等机制。评选编印优秀应用案例,为基层学校提供实践参考。其中,格尔木市盐湖小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双减’落实”作为教育部平台应用十大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为提升全省各地平台应用水平,青海组织全省开展深化平台应用大讨论。青海组织编发应用指引和案例集,面向全省中小学开展国家平台应用大讨论活动,逐校制定国家平台应用方案,总结提炼基层学校经验和一线教师智慧,青海省电教馆组织编写应用指南,持续编发应用案例集,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广大教师提供更多帮助。

  开展在线教研活动。协同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利用国家平台在线教研、教研群等功能,组织开展在线“教研共同体”建设,使用平台工具和资源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研、培训交流、专家指导百名双领骨干、名师引领和课题研究等在线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学习借鉴国家平台优秀教学设计、课例、讲座等,常态化开展观摩听课、教学研讨、学习研修、协同备课等在线研修活动,提升学校教研水平。

  组织教师围绕平台使用开展培训研修。重点面向农牧区开展大规模线上培训,帮助边远地区教师熟练使用数字化设备。利用平台组织开展区域教研、教师研修,提高校本和网络教研水平。并将平台资源使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教师在寒暑假利用平台开展线上研修,参训率达到90%,促进教师专题研修资源与各级计划内教师培训有机衔接。

  为支撑保障国家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青海省申请第二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统筹开展区域教育数字化试点项目,通过“平台深度应用+探索创新建设”的模式,形成一批符合国家要求和数字教育发展趋势、契合地区实际和师生需求、适合复制推广和建设实施的典型案例及应用场景与数字教育生态,为区域层面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的机制、路径、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借鉴,在教育数字化支撑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支持教育部确定的青海省6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决策治理、教育评价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强化10所省级数字校园试点校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积极探索创新,促进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持续改善省属学校数字化基础支撑环境,为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保障。

  把完善平台应用所需的基础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项目资金投入的重要方向。两年来,省级统筹1.4亿元项目资金用于改善学校基础支撑环境。多渠道争取各方支持,及时更新农牧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设施,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为各地用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目前,青海省先后3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平台深度应用的经验交流地区,深度应用案例入选教育部《2023年度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截至4月26日,青海省每百名学生页面浏览量近4.19万次,居全国第一位;每百名教师页面浏览量近13.68万次,居全国第二位。

  青海省将继续以国家平台全域应用试点为总牵引,以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丰富场景、实用工具为载体,以实践应用、赛事活动、课题研究、案例选树、教师研训等为抓手,组织各地各校依托国家平台不断丰富完善应用场景,把国家平台优质资源和工具有效应用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优化教学教研组织形式,推动国家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跃升,助力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编辑:小编 

上一篇 : 金字招牌百名双领骨干

下一篇 : 金年会·中国jinnian百名双领骨干